聊城市临终服务网

关于纸巾的常见误区:越白越干净?这些认知可能需要重新审视

2025-09-26 15:53:01 浏览次数:0
详细信息

您提到的“纸巾越白越干净”确实是一个广泛存在的认知误区,值得深入探讨和重新审视。这种观念的形成可能源于几个方面:

文化联想: 白色在传统文化中常与纯洁、干净、无菌相联系(如医生白大褂、无菌室)。 视觉感受: 白色看起来清爽、无污渍,给人心理上的“干净感”。 商业营销: 部分商家利用这种心理,刻意强调产品的“洁白”特性,暗示其更卫生、更高档。

然而,从科学和健康的角度看,“越白越干净”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,甚至可能是危险的:

误区一:白色=天然/无添加 误区二:白色=更卫生/无菌 误区三:白色=更高级/更好 重新审视:如何正确选择安全干净的纸巾? 看标准: 认准包装上的执行标准号(如GB/T 20808 纸巾,GB/T 20810 卫生纸)。这是产品符合国家基本安全和质量要求的保障。 看等级: 纸巾纸(擦嘴擦脸)通常有优等品、一等品、合格品之分。优等品在柔软度、吸水性、强度等指标上要求更高。 看原料: 优先选择标注“100%原生木浆”“100%原生竹浆” 的产品。避免标注不清(如只写“木浆”,可能是混有回收浆)或明确含有“回收纤维”、“再生浆”的产品(这类通常用于卫生纸/厕纸)。 看颜色: 不必追求“极致的白”。选择自然白(可能带点米黄或淡黄)的产品更安全。对于直接接触皮肤、尤其是面部和私处的纸巾(如面巾纸、餐巾纸),建议选择明确标注“不含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”或“未添加荧光增白剂”的产品。这类产品通常包装上会特别强调“本色”、“原色”、“无添加”等。 看品牌和口碑: 选择信誉良好、有保障的大品牌,相对更可靠。 简单测试(辅助): 总结

因此,下次购买纸巾时,请放下“越白越好”的执念,更多地关注包装上的关键信息,选择那些真正安全、健康、环保的产品。自然的颜色,往往意味着更少的化学干预和更安心的使用体验。

相关推荐